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

鱼类百科(dinkum鱼类百科)

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-10-06 14:10:09 627 0

鱼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?

鱼类的形状,体温,骨骼,皮肤都和别的动物有所不同,另外鱼类有其他动物没有的器官——鱼漂,鱼鳔的存在也是鱼类能在水中漂浮的原因。

1、形状

鱼的形状各种各样,有时相差大,但总的来说大多数鱼呈细长的流线形状,一般在水中速游的鱼身体细长,而慢游或在水底生活的鱼比较扁平。但也有的鱼的形状非常出奇,比如海马。最小的鱼不到1厘米左右,最大的鱼(鲸鲨)可以达18米。

2、体温。

鱼是冷血动物,一些金枪鱼及鲨鱼(特别是鼠鲨科的鲨鱼)体内的温度比周围环境的温度高,黑鲔鱼是唯一恒温的鱼。

3、骨骼

鱼的骨骼是由软骨(软骨鱼)或硬骨(硬骨鱼)构成的,在头骨的两边有四至七片鳃,其中最前面的一片演化成了下劾骨。鱼的脊椎骨是与头骨连在一起的,在胸部有肋骨与脊椎相连,在背部,尾部和腹部有从脊椎伸出的长的刺。

4、皮肤

鱼有两层皮肤,表层的皮肤内含有能够分泌粘液的腺,内层有许多连接组织,鳞和色素细胞也在这一层里。外层的粘液帮助鱼减轻其游泳时的阻力。软骨鱼没有粘液,但它们皮肤上细小的、牙齿般的突起有类似的作用。

5、鱼鳔

鱼鳔是鱼体内一个充气的囊状器官,主要用处不是呼吸,鱼靠鱼鳔来调节它们的比重,鱼借由鱼鳔可以不用运动就缓慢上升或下降,大部分硬骨鱼类皆有鱼鳔这个调节浮力的器官。

扩展资料:

鱼的血液循环是封闭的,其心脏比较简单,位于鳃附近,由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。鱼的鳃有许多毛细血管的小叶,通过它巨大的面积它将水中溶解的氧吸收到血液中。鱼鳃的功率非常高(有些鱼可以利用70%的水溶解的氧),这可能说明鱼的红血球的功率很高。

鱼的神经系统比较简单,脑比较小,没有大脑上皮。鱼的嗅觉非常好,它们的鼻和口腔不是连在一起的。鱼耳由封闭的液泡构成,一些鱼的鱼耳通过可动的骨头与它们的鱼鳔相连。鱼的眼睛里的水晶体是不可调节的,它们只能看清近的东西。

它们能够感受紫外线。生活在水底的鱼的触觉非常好,尤其唇和触须的上皮上有感受触觉的细胞。鱼拥有一种特别的可以感受水流的器官:体侧线,它们的身体侧面中部有一条由皮肤中的小坑组成的线,在小坑中有可以感觉到水流变化的细胞和毛。鱼可能缺乏痛觉,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大脑系统和感受器。

鱼的生殖器官位于身体侧部肠的上方。大多数鱼是体外交配,雄鱼和雌鱼同时将它们的生殖细胞排泄到水中。鱼卵的数量可以相差很大,鲟鱼每次产子可达上百万,而育子之的刺鱼每次产子不超过一百。

大多数情况下养育后代的鱼中公鱼照管后代。有些鱼没有固定的性别,它们的性别随其伴侣而变化,甚至可以在一生中多次更改。也有的鱼进行体内受精,这些鱼大多数直接生小鱼,而不生卵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鱼类

鱼的身体部分的结构,特点及功能是什么

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、躯干和尾三个部分。

头部是指吻端到鳃盖后缘,躯干部是指鳃盖后缘至肛门一段。肛门以后至尾鳍基为尾部。鱼的生长结构与系统发育有关外,更反映了其对水环境的适应性。

其呈梭形的体型,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;体表覆盖的鳞片可对身体起保护作用;鳃是其能在水中生存的重要呼吸器官。而鳍则用于划水。

身体两侧大都有一条或数条从单独小窝演变成为一条管状的线,称为侧线鳞,每片侧线鳞有侧线孔,能感受水的低频率振动。

鱼须是鱼索食时的触觉器官, 鱼鼻是鱼的嗅觉器官, 侧线鳞是鱼的感觉器官, 胸鳍主管鱼在水中上升下潜和刹停, 背鳍主管鱼在水肿的前进和左右倾斜, 腹鳍、臀鳍主管鱼在水中摇尾时的平衡。

扩展资料

1、鱼鳃通过将含有氧气的水由嘴吸入鳃中,鳃中有蛋白丝结构,含有毛细血管以交换氧气与二氧化碳。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向与水流相反,以此造成逆流交换,将含氧量减少的水从鳃中排出。

2、鱼鳔位于体腔的背部,分为前后二室,是鱼游泳时的水中深浅位置调节器,它通过充气和放气来控制鱼在水中的上升下潜肝胰脏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鱼

鱼类百科(dinkum鱼类百科) 第1张

鱼的名称都有什么?

海洋鱼名称有带鱼、大黄鱼、鳓鱼、鲳鱼、鲐鱼、鲅鱼、大马哈鱼、鲚鱼、鲥鱼等。

淡水鱼名称有茴鱼、狗鱼、江鳕、杜父鱼、刺鱼、雅罗鱼、青鱼、草鱼、鲢鱼、鳙鱼等。

在寒带与亚寒带海区分布的主要经济鱼类有鲱、鳕、鲑、鲽和鲭等;在亚热带海区分布的主要是沙丁鱼、鯵和鲐;在热带、亚热带海区则分布金枪鱼等。

中国的内陆水域不仅有丰富的鲤科鱼类,并且有团头鲂、著名的“四大家鱼”(青鱼、草鱼、鲢鱼、鳙鱼)、鲮等优良养殖鱼种。

扩展资料:

各种鱼类的营养价值

鲫鱼:有益气健脾,利水消肿、清热解毒、通络下乳等功能。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能,还可降低血液粘度,促进血液循环。

鲤鱼:有健脾开胃、利尿消肿、止咳平喘、安胎通乳、清热解毒等功能。

鲢鱼:有温中益气、暖胃、润肌肤等功能,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。

墨鱼:有滋肝肾、补气血、清胃去热等功能。是妇女的保健食品目、通经、安胎、利产、止血、催乳等功能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鱼类

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——各种鱼类的营养价值和功效

鱼类的名称有哪些呢?

1、海鲈鱼有别于淡水鲈鱼,体型较大,分为白鲈和黑鲈。海鲈鱼体型粗而较长,鳞片十分粗糙,一般身长30 ~ 40 cm,体重400 ~ 1000 g,下颌长于上颌,鱼嘴较尖。

2、沙丁鱼(Sardine)是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、小沙丁鱼属和拟沙丁鱼属及鲱科某些食用鱼类的统称。也指制成油浸鱼罐头的普通鲱(Clupea harengus)以及其它小型的鲱或鲱状鱼。

3、黄花鱼,Larimichthys (D. S. Jordan et Starks,1905),又名黄鱼,石首鱼科黄鱼属的一属黄鱼的统称。生于东海中,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,叫耳石,故又名石首鱼。

4、刀鱼,学名长颌鲚,又称刀鲚,毛鲚,是一种洄游鱼类。刀鱼平时生活在海里,每年2-3月份由海入江,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。每当春季,刀鱼成群溯江而上,形成鱼汛。体形不大,但数量甚多,产量很高,是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。

5、刺鱼(stickleback)——筑巢最精致的鱼,刺鱼目(Gasterosteiformes)刺鱼科(Gasterosteidae)约12种鱼类的统称,产于北半球温带区。体型小,最大约长15公分(6寸)。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刺鱼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刀鱼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黄花鱼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沙丁鱼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海鲈鱼

常见的海洋鱼类有哪些

1.金枪鱼

金枪鱼(tuna)是一种大型远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鱼。见于世界暖水海域,与鲭、鲐、马鲛等近缘,通常同隶鲭科。科内和种间都有相当大变异,分类也很不相同,权威对此意见不一。

金枪鱼又叫鲔鱼,香港称吞拿鱼,澳门以葡萄牙语旧译为亚冬鱼,大部分皆属于金枪鱼属。金枪鱼的肉色为红色,这是因为金枪鱼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肌红蛋白所致。

有些金枪鱼,例如蓝鳍金枪鱼可以利用泳肌的代谢;使体内血液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水温。这项生理功能使金枪鱼能够适应较大的水温范围,从而能够生存在温度较低的水域。

2.狗鱼

狗鱼属鲑形目,狗鱼科,狗鱼属。即黑斑狗鱼。俗称:狗鱼,鸭鱼。英文名:Pikes , Amur pikc 。狗鱼是在北半球寒带到温带里广为分布的淡水鱼。口像鸭嘴大而扁平,下颌突出。是淡水鱼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鱼,除了袭击别的鱼外,还会袭击蛙、鼠或野鸭等。

狗鱼是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的唯一属。共5种,2亚种;中国有2种,即黑斑狗鱼和白斑狗鱼。体细长,稍侧扁;口裂极宽大,约为头长的一半;齿发达;背鳍及臀鳍位靠后并相对;体侧有斑。

狗鱼生长快,肉质细嫩洁白,味道鲜美,是很好的食用经济鱼类。但因狗鱼为肉食性,贪食而食量大,对其他经济鱼类有很大的危害。

3.翻车鱼

翻车鱼(学名:Mola mola),又称翻车鲀、曼波鱼、头鱼,是硬骨鱼纲,翻车鲀科(Molidae)3种大洋鱼类的统称。分布于栖息于各热带、亚热带海洋。也见于温带或寒带海洋。中国沿海均产。

翻车鲀为大型大洋性鱼类,最大体长可达3.0~5.5 m,重达1400~3500 kg。单独或成对游泳,有时十余尾成群,小个体鱼较活泼,常跃出水面,大个体鱼行动迟缓,常侧卧于水面,或背鳍露出水面,也能潜入百余米深水中。

摄食海藻、软体动物、水母、浮游甲壳类及小鱼等。怀卵量极多,可达3亿粒,是鱼类中怀卵数最多者。幼鱼被瘤状棘突,随年龄增长而渐消失,身体变为卵圆形。

4.鳗鲡

鳗鲡(mán lí)鳗鲡科 (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) ,是一种江河性洄游鱼类,原产于海中,溯河到淡水内长大,后回到海中产卵。每年春季,大批幼鳗(也称白仔、鳗线)成群自大海进入江河口。

它是传统名贵鱼类,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鱼类之一。它的生长过程极为奇特,先是在海水中产卵成苗,后又进入淡水成长。鳗鲡在“绝食”一年半后仍能生存,养殖的鳗鲡寿命可长达50年。

5.带鱼

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。又叫刀鱼、裙带、肥带、油带、牙带鱼等,性凶猛。

青岛、日照黄海沿岸城市称鱽鱼。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,呈银灰色,背鳍及胸鳍浅灰色,带有很细小的斑点,尾巴呈黑色,带鱼头尖口大,至尾部逐 渐变细,身高为头长的2倍,全长1米左右。

性凶猛,主要以毛虾、乌贼为食。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,在中国的黄海、东海、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,和大黄鱼、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。

扩展资料:

海洋鱼类有大多数以鳃呼吸、用鳍运动、体表被有鳞片、体内一般具有鳔和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。

现生鱼类共2万余种,其中海洋鱼类约有1.2万种,为鱼类中最繁盛的类群。

研究简史一般认为,对海洋鱼类的研究,是从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开始的。他在《动物志》一书中,记录有爱琴海的鱼类115种,并对鱼类的结构、繁殖、洄游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记述。

近代海洋鱼类的研究,由法国学者G.B.居维叶和A.瓦朗西纳发表《鱼类自然史》(1828~1829)开始,以后各国对海洋鱼类的洄游、繁殖、生长及其资源的分布和开发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,其中以“挑战者”号、“信天翁”号、“丹纳”号等调查船的工作成就最为显著。

20世纪50年代以来,广泛应用电子显微镜等新技术,对海洋鱼类的发生、组织、生理和生态等进行了大量研究。

参考资料百度百科-海洋鱼类

欢迎 发表评论: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