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倒计时
-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
- 这周已经过去天
- 本月已经过去天
-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
美团开始打车了!滴滴有外卖!刚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基本都会很惊讶。但大公司开展新业务是常有的事,对于两家公司的跨界,更看好美团打车。
1.跨界总是不可避免的。只能说大公司很牛逼,参与一项新业务开发的各方媒体争相报道。美团打车和滴滴外卖互相跨界,就像:
古有曹操精通政治军事文学;今有头条对标知乎微博快手;中有微信对标移动电信联通;外有西南航空对标汽车行业。
同时外卖来了,方便面销量居然下降了;微信来了,口香糖销量不得不降。
因为前者有人吃泡面,是因为不想下楼,后者是因为在超市收银台排队时不东张西望而低头看微信。
所以美团打车和滴滴外卖不奇怪,但是有一定的违和感。而且,博特老人已经总结出来了:
第二,从行业性质来说,只是新进入者的出现。
至于为什么我觉得美团可以打车,而滴滴外卖根本不行?
从势、道、法、术、器来看,“势、法、术”的美团是没有机会的,因为出租车行业没有势。
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用户的需求一直是这样的。只是因为4G网络、智能手机、移动支付、地图等一系列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。,以及滴滴生生用两个米歇尔·普拉蒂尼的钱加速了“出行=滴滴”的认知。但滴滴的战略决策、管理、战术执行水平绝不弱于美团,所以不存在“势、法、术”的机会。
从《道与器》中我们会发现,有一个隐隐的洞,是美团可以撕开,孤注一掷的。
因为滴滴没有绝对的壁垒。从根本上说,滴滴并不是一个生态网络协作(曾鸣教授提出的)型企业,而是一只被规模经济的海量资本击碎的独角兽。
如果你对网络协作一无所知,我简单解释一下:网络协作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化、多角色、实时交互。
比如微信连接了企业、媒体、学校、政府、个人等几乎所有的社会角色,拥有巨大的网络效应;比如淘宝,通过卖家和买家这条线,同时链接很多点,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协作巨头。
回到滴滴本身,只是双边司机和乘客的单一连接,通过智能推荐提高连接效率,但并未能形成像微信、淘宝那样的生态。
什么是生态?
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你能围绕它形成很多周边产业,比如淘宝客,微信业务。所以,为了在中关村软件园上车,我不介意下一辆出租车,曹操专车,甚至第一辆车,这才是这些打车软件还能活下来的根本原因。
网络效应越强,竞争壁垒越高。比如微信是一家占主导地位的公司,没有办法再造一个类似的社交产品。但是淘宝的电商部门,毕竟和微信在网络协同上还有一些差距,所以一个JD.COM有机会以完全不同的模式做一个自营平台,可以与之抗衡。
滴滴可以说基本没有网络效应,但美团有做网络效应的可能。
所以,虽然美团在“势、法、技术”上没有优势,但从“道”来看,因为滴滴没有绝对的护城河(大的资本和资源都撼动不了)。
三、从资源能力讲
从“设备”来说,美团是谁?“大品牌、大流量、大团队、大渠道、大资本”的独角兽。
从俞军(他创建了百度贴吧、百度知道等产品,为百度做出了巨大贡献)的产品方法论来看,我觉得这更值得。
俞军的产品价值公式:
用户价值=(新体验-旧体验)-更换成本
其中体验=使用体验*价格体验。
替代成本包括:品牌知名度、获取成本、学习成本、使用成本等。
我们来转换一下:
美团的产品使用体验不会差到哪里去吧?价格方面,美团还是有资本可以打打价格战吧?美团的品牌认知度方面,只要有手机的,也基本下载了吧?获取成本,不过是在美团APP上接一个入口的问题了吧?学习成本,滴滴已经帮美团完全教育过了吧?使用成本,美团的产品体验总体还是可以打上80分的吧?
综上所述,为了玩好这个市场,只要美团刚开始打价格战,新体验减去老体验能有积极意义吗?
滴滴当然会有反应,但至少不会是负数,置换成本基本为0,所以新产品价值>:0 .
当然你可能会说:打车和用户对美团的认知不一致吗?
这个问题问得好。
但这也完全不是问题。第一,美团说我要做吃住行吃喝玩乐的综合服务商。你觉得认知上有没有违和感?但是滴滴外卖有一定的违和感。
第二,在互联网时代,定位理论其实可以利用互联网的高频和低频来拓展品类,但依然无法影响用户的心智——因为传统工业时代“品牌即品类”的游戏,是因为媒介和渠道分离,教育成本太高而盲目扩张。
互联网时代,尤其是移动互联网,你每天都有美团,时不时点个外卖,在外卖下面放个按钮叫辆出租车,每天教育你,不容易闯入你的思维。
所以你会发现:其实美团打车和滴滴相比,只是赤裸裸的“资源投入、资本规模、团队运营水平”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新进入者美团真的可以玩得很开心。另外,美团是靠推铁军意志从千团大战中杀出的。这样强硬的狼性文化无论如何都会是滴滴的大敌。
四、从人性底层来讲
司机介意加个打车软件吗?
不会,因为他们真正关心的是:如何获得最大的利益。
同时,现在的快车成本也不低,因为司机无处说理,心里总有一团火,但又离不开滴滴,只能忍。美团出来做,司机没有理由不考虑。只是从政策上来说,可能会要求司机签订排他性协议。司机签不签,要看美团的实力。
至少在用户端,如果你在Xi '二七'中关村软件园工作过,特别是晚上十点回家的时候,你有一种强烈的愿望,希望有五个app同时叫你的车。再加上美团的一些补贴,何乐而不为?
一切,似乎都符合潮流和人性。我真的没有理由不乐观。
五、从竞争战略来讲
如果美团打车,是美团攻城略地的进攻性战略行为,而滴滴外卖只能是被动防御策略。
从网络效应来看,美团在生活服务方面有一定的网络协同效应。同样,沿着商家和买家这条线,网络协同效应的可能性更大。比如目前美团在做“发现”栏目的内容。虽然美团属于电商交易环节,没有先天的内容优势,但这些品类还是有内容的基因。比如对于精细的食物,就有天然的共享基因。
同时,就卖家而言,没有人不想听地板效果有没有提升吧?
像一个爱玩的商界,干货的粘度还是很可观的。更可怕的是:你要知道美团和点评早就合并了,点评专注于这个领域的内容。也连接了更多的外卖小哥,横向拓展的行业和品类相当广泛,有足够的网络协同可能性。
据说美团的竞争壁垒明显高于滴滴。所以滴滴外卖更多的是滴滴消耗美团资源的防御性行为,而不是可以入侵美团的进攻性行为。
此战,我比较看好美团。
作者:颜九,微信微信官方账号:颜九
[email protected]��许可,禁止复制。
来自Unsplash的图像,基于CC0协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