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

2020年广东中考生物试题分析(取消考纲后试题命题特色)

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-09-18 06:09:46 476 0

【相关链接】

中考| 2020广东中考地理试题解析

中考| 2020年广东中考生物题解析

前言

今年中考改革是最大的。取消大纲,以学科标准作为考试依据。新题型、题型、题数、考试时间与2019年相比有较大变化,题型调整为单选题+非单选题23道,考题时间调整为 60 分钟。备受关注的问题应该是非选择题。差异题和分析题不单独考,而是合并到第21道考题中。后两大题没有综合评价分,第二大题有两道题。整个试题与课程标准和教材密切相关。考点总体分布均衡,难度适中,兼顾了毕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双重要求。体面的道德和法治考试。

一、试题覆盖率及考点分析

(一)选择题

总体来说,选择题整体分布比较均衡,难度适中。关注基础,回归教科书,关注与当下政治热点的衔接。今年的考题没有刻意回避热点,比如热门的劳动教育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、香港国安法、民法典、疫情、扶贫等。等已经过测试。

此外,与2019年中考相比,今年增加了九年级知识的考试,真正体现了“学什么、考什么”,引导师生走出去。 “为了测试什么而学习什么”的心态。另一个是未成年人的四大保障、财产权的四大权益、人大的四大职权,比如往年比较有争议的考题,今年都没有出现。

(二)非选择题

非选择题是今年题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题型,因为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19年12月4日下发的命题通知中没有对非选择题进行详细说明。选择题。因此,是否取消鉴定分析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试题出来后,发现以提问的形式将识别和分析融为一体,难度降低。

另外,第二大题有两道题,与往年通常的三道题略有不同,这也凸显了命题的不确定性,而这种不确定性应该是中考命题的常态。未来。

总体而言,非选择题材料新颖,与当前政治热点密切相关,灵活新颖,思路清晰,题目材料与题目关系清晰。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广州中考政治答题技巧,更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。

(三)四大板块得分占比

二、命题的特征分析

1.坚持立德育人,重视教育

2020年广东省中高考德育法治试题坚持立德树人最根本命题,充分发挥学科德育功能。试卷突出社会进步的步伐,突出立德树人的主旋律,以弘扬真善美、羞辱伪丑为基本价值取向,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,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。,在考查学生学科知识和素养的同时,也启迪他们,教育他们,让他们在考试中得到培育和成长。

例如:问题2通过漫画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,重视劳动;第6题,家庭传统,第8题,诚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;以导航系统部署全面完成为背景广州中考政治答题技巧,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、关心社会发展,增强科技创新意识,增强自主创新能力。第22题材料以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范进士的事迹为背景,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,做一个纯洁的人,一个没有庸俗品味的人,热爱工作,勇于承担责任,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

这种命题不仅提高了试题的高度和境界,而且有助于在日常教学中推进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承担起作为德育主渠道应有的责任。

2.贴近学生实际,注重实用

2020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考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。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,更注重学生对自己言行的反思,升华自己的思想,倡导道德修炼。

例如:第7题考的是网上交友,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;第10题是借鉴中学生小雪的经验,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,自觉履行义务;第十三题考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处理 正确依法维权,引导学生加强程序性思维,运用合理合法的方法解决实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生活; 第23题的第三题“从文明健康生活的角度谈谈我们能做些什么”在前面对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思考和意识提升的基础上,

3.聚焦热点,突出时代

今年中考最大的时事莫过于疫情。疫情对于今年初三毕业生来说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。第20、23题直接以疫情为背景,考察相关知识;教育、十九大四中全会、北斗卫星导航完成全球网络、民法典、香港国安法、决战脱贫攻坚等时事资料在试题中体现和考查,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和国事。

三、2021中考复习备考建议·

1.强化课程改革意识,把握基本要求,“按标准、按书”,通过“基础水平”

这里的“标准”就是“课程标准”,这里的“书”就是我们的教材。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基本要求,了解其精神实质,既不降低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,也不随意提高要求,努力将实际情况与应用分析联系起来,这是教学的本质要求。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教学。必须实施的基本思想。

现在,知识考试不再是教学和考试的主要目标,而是能力和价值的载体。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和骨干知识的支撑,能力和价值就是无源之水,无根之树。教材是考试命题的依据,考生答题机构的答案必须来自教材,高于教材。因此,重要的知识点,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基本观点或原则,必须理解和掌握。对于平时不掌握的内容和前后相关的知识点,应该进行全面的复习。只有打好基础,清楚自己的想法,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,胜任。

2.学习各种解题技巧,注重思维训练,应对题型的不确定性,通过“能力测试”

围绕“核心素养”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该学科更加注重考试能力和学科素养。只有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各类题型的训练,才能培养自己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关注基础信息或知识点的能力。解决问题的能力,以及创新和创新意识,可以促使自己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,并尝试从多角度(如个人、家庭、社会、国家等角度)做出选择;如心理、道德、法律和国情)。组织答案而不是死记硬背。

自觉加强答题技巧和规范,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,培养回答各类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转移的能力。

3.关注社会热点,紧密结合现实,过“组合关”

近年来,中考题型将时下政治热点与课本知识点有机结合,要求教师和考生注意社会热点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;无论是中考冲刺阶段,还是平时的学习,都要注意关注社会热点,分析时事政治,学会积累,不断丰富自己的“资料库”;同时,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,逐步培养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转移的能力。

这不仅是考试的需要,也是学习道德和法治、培养各种能力的需要。我们平时需要注意浏览权威网站(如人民网、新华网、集智通网站等)、报纸(电子版),收集国家和地方的重要新闻资料,提高对时事的敏感度。教师根据中考命题的特点,设计和选择热点相关的题目,让学生培养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,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实践能力。

4、梳理基础知识,掌握重要考点,通过知识“系统级”

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按照课本重新学习所学的内容。事实上,事实并非如此。复习与初学者无异,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整理。在复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,我们还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梳理,构建知识体系,形成知识网络。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近年来,中考题多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,多以社会热点、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为出发点。由于审查时间紧张,候选人往往只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。良好的基础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教材是中考题答案的“仓库”。复习时回到课本按类别整理基础知识,既可以查漏补缺,强化基础知识,又可以提高复习率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半功倍。

5.加强试题的学习,选少而精的习题,通过“习题”

由于复习时间比较紧,在备考的时候,看到题最好不要做,整天泡在题海中。这样只会浪费精力和时间,而且收益不大。复习时要注意对习题进行分类和复习。你可以复习以前做过的老题,也可以选择意义和场景新颖的新题。也可以替换题中的条件,多角度思考,从而达到类推三、的目的。

历年中考真题大多是一些典型的试题,可以通过“带”来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,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。一题多题一法。. 鼓励学生将他们常用的错误问题组织成一个“错误问题集”。考试前,让学生复习“错题集”,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混乱的知识点,可以大大改善粗心大意的现象。,避免“重蹈覆辙”。

教师应注意习题和试卷的批注。试卷和习题评语不应流于形式。要巧妙地挑选和讲解一些优质的试题,引导学生就地学法。题型特点、答题方式和答题格式要求。答案要标准化,多方面多角度分析;答案应尽可能贴近教材,使用学科术语,条理清晰,分节连载。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,掌握科学答题方法,塑造完美答题纸。

【相关链接】

中考| 2020广东中考地理试题解析

中考| 2020年广东中考生物题解析

欢迎 发表评论: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